Fresh Wave – Organizational Review Exercise

Consultancy and Training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commissioned us to conduct an organizational review exercise for the 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which the Council has been running since 2005. The Council invited overseas and local experts to review the initiative, and we conducted focus group research with various stakeholders and compiled the review report, providing insights as to how the Festival should develop in future.
Read More

「大地藝術」展覽 紀錄創意重塑新界末落鄉村點滴

Press Release
2013年11月12日 (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發放) 「大地藝術」展覽 紀錄創意重塑新界末落鄉村點滴 港大建築學院學生 透過藝術探索人與自然互動 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的師生,上月用創意重塑新界林村附近一條末落村莊。是次參與的人員,均為「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課程師生,課程的重點,是透過「大地藝術」(Land Art),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活動的照片及紀錄,將於11月13日至20日於藝穗會Fringe Vault展出。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 2013年11月13日至20日 (星期日休息) 時間: 上午10:00至晚上10:00 (11月13日於下午6:00後開放,11月20日提前至下午3:00結束) 地點: 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二號藝穗會Fringe Vault 上月15至18日,建築學院的學生在老師帶下,在這個距離林錦公路十五分鐘步程的偏僻村莊,設計六件裝置藝術,題材分別為:Absence、Flow、Framing Bodies、Memory、Reflection、Viewing。學生先要掌握當地的自然特徵與人文歷史,然後表達自己對環境與文化的看法,得出的作品融入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居民聚落,反映地貌、自然資源的特色。 「大地藝術」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藝術家在獨特的自然地貌上創作,以回應當地環境。最初出現時對當時的藝術界帶來衝擊,藝術品不在囿於博物館與畫廊,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如風向、潮汐也成為創作過程的一部份。日本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更自2000年起成為國際藝壇盛事。 任教「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課程及負責是次項目的麥詠詩 (Vincci Mak) 助理教授指出:「透過『大地藝術』,學生可以探索人類文化如何最好地與自然環境互動,找出文化 (culture) 與自然 (nature) 的平衡點。」 是次活動選址大埔林村附近的村落,是因著這當地豐富的文化與自然內涵,非常適合學生探究自然與聚落、地貌與藝術的關係。最早聚居的客家人一直展現與環境融洽相處的智慧。在今日居民大舉遷往城市後,希望是項計劃能喚起對鄉郊「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 的重視,重新審視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微妙平衡與互動。 為令更多市民認識「大地藝術」,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特別舉行展覽,展出活動的紀錄和學生作品的照片。課程學生將於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上午10:30至下午1:00在展覽場地介紹作品,並由導師評分,歡迎旁聽。 學生作品部份圖片 下載高清照片 Absence Flow Framing Bodies Memories Reflection Viewing 編輯垂注 (1) 採訪安排 如有興趣到藝穗會參觀展覽及採訪: 日期:11月16日 (星期六) 時間:上午10:30 地點: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藝穗會Fringe Vault 如有興趣個別採訪項目負責人,亦歡迎聯絡。 (2) 項目負責人簡介 麥詠詩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園境建築學部 助理教授 麥詠詩 (Vincci Mak) 於美國南加洲大學修讀建築,獲建築學學士;其後往哈佛大學深造,專研園境建築,獲園境建築學碩士。麥女士曾於香港及倫敦執業,從事園境建築、城市設計等工作,負責的項目遍及亞洲、歐洲、中東等地。2009年起擔任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助理教授,除教學外亦參與多個展覽,包括2011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2年「港文化‧港創意」在三棟屋的展覽等。 (3) 香港大學「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課程簡介 「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Shaping the Landscape: A Quest for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the City) 希望學修讀的學生透過特定場域的藝術裝置,探索人類與自然不斷轉變的關係。過程中學生須透徹瞭解當地的歷史脈絡,從中醞釀其藝術作品。得出的一系列作品,須捕捉該處的特質,運用當地自然物料、色彩與質感、光與風、人文歷史等。過去兩年,課程曾於薄扶林、鯉魚門舉行學生創作的「大地藝術」作品展覽。 (4) 網上資源 課程面書專頁 「塑造大地」課程網站:介紹課程過去兩年在薄扶林、鯉魚門的展覽,及海外「大地藝術」案例研究。
Read More

HKU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 Land Art Project

Publicity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vision of HKU's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turned a nearly deserted village in the New Territories to become a site for a land art project, as part of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Shaping the Landscape". We organized a media tour to visit the site, and arranged interviews with staff and students regarding this project. Press Release: [Chinese]
Read More

港大建築學院 創意重塑新界末落鄉村

Press Release
2013年10月15日 (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發放) 以藝術探索人與自然的互動 港大建築學院 創意重塑新界末落鄉村 香港版「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指日可待 日本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自2000年起,成為國際藝壇盛事。過百件藝術裝置與荒廢的梯田、停用的學校、無人的民居結合,12年來吸引超過一百萬人次到訪這個本來已老化頹敗的農業地帶,更為所在的新潟縣帶來35億日圓經濟效益。 類似的項目正在香港萌芽,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的師生,將會在這個十月,用創意重塑新界龍丫排。是次參與的人員,均為「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課程師生。學生將在老師帶下,在這個距離林錦公路十五分鐘步程的偏僻村莊,設計六件裝置藝術。作品必須融入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居民聚落,反映地貌、自然資源的特色,並探索環境變化、城鄉文化差異等問題。 該課程的重點,是透過「大地藝術」(Land Art),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大地藝術」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藝術家在獨特的自然地貌上創作,以回應當地環境。最初出現時對當時的藝術界帶來衝擊,藝術品不在囿於博物館與畫廊,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如風向、潮汐也成為創作過程的一部份。 任教課程及負責是次項目的麥詠詩 (Vincci Mak) 助理教授指出:「透過『大地藝術』,學生可以探索人類文化如何最好地與自然環境互動,找出文化 (culture) 與自然 (nature) 的平衡點。」 她指出,這次選址龍丫排,是因著這裡豐富的文化與自然內涵,非常適合學生探究自然與聚落、地貌與藝術的關係。最早聚居的客家人一直展現與環境融洽相處的智慧。在今日居民大舉遷往城市後,希望是項計劃能喚起對鄉郊「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 的重視,重新審視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微妙平衡與互動。學生創造作品時,必須要掌握龍丫排的自然特徵與人文歷史,然後表達自己對環境與文化的看法。 課程師生將會於2013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大埔龍丫排進行藝術裝置,學生將在10月18日 (星期五) 下午3時至5時向評審介紹作品,作品將留在龍丫排。 有關作品的資料及紀錄,將會於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藝穗會Fringe Vault展出,展期由11月13日至20日。發佈會將於11月16日 (星期六) 上午10時半至下午1時舉行,屆時學生將在場介紹作品,並由專家回應。 編輯垂注 (1) 採訪安排 如有興趣到龍丫排參觀現場藝術裝置及訪問師生/評審: 日期:10月18日 (星期五) 集合時間:下午2:15 集合地點:太和火車站 (公關將陪同傳媒朋友前往,敬請預約。) 如欲自行前往,歡迎索取地圖及交通資料。 如有興趣到藝穗會參觀展覽及採訪: 日期:11月16日 (星期六) 時間:上午10:30 地點: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藝穗會Fringe Vault 如有興趣個別採訪項目負責人,亦歡迎聯絡。 (2) 項目負責人簡介 麥詠詩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園境建築學部 助理教授 麥詠詩於美國南加洲大學修讀建築,獲建築學學士;其後往哈佛大學深造,專研園境建築,獲園境建築學碩士。麥女士曾於香港及倫敦執業,從事園境建築、城市設計等工作,負責的項目遍及亞洲、歐洲、中東等地。2009年起擔任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助理教授,除教學外亦參與多個展覽,包括2011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2年「港文化‧港創意」在三棟屋的展覽等。 (3) 香港大學「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課程簡介 「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Shaping the Landscape: A Quest for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the City) 希望學修讀的學生透過特定場域的藝術裝置,探索人類與自然不斷轉變的關係。過程中學生須透徹瞭解當地的歷史脈絡,從中醞釀其藝術作品。得出的一系列作品,須捕捉該處的特質,運用當地自然物料、色彩與質感、光與風、人文歷史等。過去兩年,課程曾於薄扶林、鯉魚門舉行學生創作的「大地藝術」作品展覽。 (4) 網上資源 課程面書專頁:將會每日追蹤是次於龍丫排的裝置過程。 「塑造大地」課程網站:介紹課程過去兩年在薄扶林、鯉魚門的展覽,及海外「大地藝術」案例研究。 龍丫排地圖 (5) 圖片 「塑造大地」課程網站 龍丫排現貌 2012年在鯉魚門的「大地藝術」作品 (左:Twin Cubes;右:Gone with the Wind)
Read More

HK Dance Festival – Programme Book

Editorial and Translation
We provided high quality translation to the programme book of the Hong Kong Dance Festival 2013, which was a territory-wide project promoting the art of dance and comprised premiere productions, new ensembles and innovative presentations. Apart from the programme book, we also translated subtitles for the promotional videos.
Read More

Surviving in Hollywood

Publicity and Project Management
We provided PR support to the book Surviving in Hollywood which is about how a young man’s adventure in the dream factory turned out to be a quest to his inner self. Apart from media pitching, our colleague also moderated and supported the book launch at the Hong Kong Book Fair. Press Release: [Chinese]
Read More

港產八十後勇闖荷里活 前電視主持雷澤緯處男新書《荷里活式生存》

Press Release
港產八十後勇闖荷里活 學做戲兼尋找自己 前電視主持雷澤緯處男新書《荷里活式生存》 分享發現生命的幕幕血淚 雷澤緯,八十後,曾經在無線電視擔任實習記者、在東亞衛視當節目主持,然而越做越迷失,毅然離開這個城市,孤身勇闖荷里活。在美國著名的戲劇學校Lee Strasberg Theatre and Film Institute修讀表演,做了阿爾柏仙奴、安祖蓮娜祖莉和吳彥祖的師弟。告別校園後,留在美國參與電影及其他演出工作。 參演的獨立電影《Behind the Red Motel Door》,連環打入鹿特丹、韓國富川和阿根廷的國際影展;擔綱主演的短片《Fortune Cookie Magic Tricks》更打入全球近二十個影展,包括三藩市亞裔國際電影節及洛杉磯新晉電影人影展。同時,他更參與了外百老匯劇《Sex, Relationships and Sometimes Love…》洛杉磯站的演出。去年回港後,決定將四年的經歷寫成《荷里活式生存》一書,並將於本年度的香港書展期間推出。 雷澤緯自言:「這本書,看似是我在過去四年的演出歷程實錄,其實,這更像是一個在香港長大的八十後,如何在多年被訓練得只懂循規蹈矩、努力向上的生活過後,從另一片天地,找到成長的意義和重生的自己。」 在《荷里活式生存》裡,雷澤緯告訴讀者,戲劇學校裡教會了他面對自己才可以演出好戲。然後看看這名港產八十後小子,演戲經驗不足、又非以英語為母語,如何在芸芸數十萬想擠身荷里活的人當中,主動出擊,演好每一場可演的戲,包括獨立電影、短片、舞台劇、廣告……最重要是在這四年美國演藝歷程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路。自我發現的過程,除了學戲演戲,還有一個從小被照顧妥貼的大少爺,一個人如何在美國打理衣食住行,最後還學懂享受生活的經驗。 《荷里活式生存》由jcMotion發行,將於2013年書展期間在「tMG Bookstore」攤位 (3CON-015) 發售。網上訂購可登入:www.tmgbook.com。 本書facebook專頁 下載封面及書中照片 編輯垂注: 本書資料 書名: 《荷里活式生存》 作者: 雷澤緯 發行: jcMotion@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ISBN: 978-988-12365-1-7 作者簡介 雷澤緯 (Derek Lui),八十後,當過記者、電視台節目撰稿、電視主持、電台DJ、舞台劇監製、演員、電影節節目策劃。在躁動不安的一個年頭,決定去美國進修表演三個月,誰料三個月變了一年,一年又變了四年,更在美國開始參與電影及其他演出工作。當初出發是為了學戲,結果卻學了做人,決定將經歷出版成書,或許從此可以把作家加入自己的履歷表當中。 IMDB PAGE: http://www.imdb.com/name/nm3334725/ 內容介紹 在電視頻道主持節目幾年過後的一個晚上,忽然覺得自己每星期對著鏡頭說著同樣的話,已經變得非常麻木,於是跟友人合作了一齣舞台劇,卻自覺越努力越做得不好,那一刻是徹底的感到生活與工作已到達了一個樽頸位置,很想尋找突破,卻不知如何是好。 放棄香港的一切,出走美國進修表演三個月,本來是一鼓作氣的衝動決定,誰料三個月的「方法演技」課變了一年,之後更正式於美國成為職業演員,四年的美國演出生涯,經歷了艱苦的訓練、經濟的困難、試鏡的考驗、演出的苦樂、打入影展的興奮和於荷里活參演電影、舞台劇和廣告的奇遇。 而最意想不到的,是尋回已迷失於成長路上的自己。 作者書展與讀者會面 7月17日 (三) 8:00pm-9pm 7月21日 (日) 5pm-6pm 7月22日 (一) 8:00pm-9pm 「tMG Bookstore攤位」   各界推薦: 《狂舞派》《魔術男》電影導演黃修平:「雖然我相信,對於生活,世上還有很多人不是打從心底裡相信「認真你便輸了」的,但Derek更難得之處,就是他還有一份開朗和大方,與你分享這一切。這本看似平凡的書,只要你也是一個對生活用心的讀者,你一定會看得津津有味;如果你心裡有點苦澀,相信也可得到點舒解。」 愛情小說及《頭條日報》專欄作家唐希文︰「本書取名為《荷里活式生存》,多多少少是市場策略,個人覺得它的真正主題,是分享如何在紛亂的世界中認識自己、追尋自己,最後,接受和欣賞這個不完美,卻獨一無二的自己。就像雷澤緯所說,在我們的成長的過程中,總有很多人不厭其煩地告訴你,應該「成為」一個怎樣怎樣的人,然而,很少有誰鼓勵我們「做自己」。捫心自問,你到底有多了解自己?你願意面對最原始、最赤裸的那個你嗎?為了忠於自己,背後又要付上多少淚水與代價?」 舞台劇《火星人》編劇莎拉:「自以為贏在起跑線一路帶到尾的威風少將,到終點才知道是人生的起點。我原來不是我,要活出自己原來又有另一個遊戲規則。荷李活是個幌子,實情是要向大家揭示通往夢想次元的路徑,以自身傳記來引誘你跳出隨時會悶壞人的慣性生活安全網,活出更多可能性的自己。」 《The travel within: 擁抱印度》作者Pink Lee︰「對於如我這樣,對演藝行業如全沒有認識之人,這本書確實讓我能一窺做演員究竟是甚麼一回事,當然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是,作者透過追夢這個過程,找到自我,接受自己和愛自己。對,結果並不重要,因為他已獲得了這段人生路上應該要學到的東西。」 舞台劇《白夜行》導演及演員蔡運華︰「別期望這是一本「素人如何在荷里活發圍」的工具書。但如果你想成為真正的演員,如果你想re-boot你的人生,來!看看他是怎樣走出自己的路。他讓我看見,每個人都可以reset自己的導航系統,走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新城數碼財經台DJ祖嘉大娘︰「一聲出走, 生活緊拙,文化沖擊,小嚐甜頭,再受沖擊,在每個心內的衝突所引發的自覺與內省間,在書中真實地刻劃,到曲終人散,一切還言猶在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