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集》展覽 藝術角度重新思考 前東江水年代的香港水利智慧

新聞稿由Cultural Connections代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發放

藝術角度重新思考 前東江水年代的香港水利智慧
《水•集》展出園境建築課程學生「大地藝術」作品
探索香港早年水務工程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2015年11月20日)供水是一個城市生存的先決條件。在倚賴東江水以前,香港本身也有精密的水務系統,把天然資源以人工方式引進城市。由最初的薄扶林水塘與半山輸水管(干德道的英文Conduit即解作輸水管),到大潭與寶雲輸水道(即現今寶雲道),多年來一直供給這個城市的食水。一群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的學生,在教授「塑造大地」課程的麥詠詩助理教授帶領下,先認識這些水務工程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再從中汲取靈感進行「大地藝術」創作。學生作品及創作紀錄將於11月28日至12月12日於展出。

「大地藝術」最早出現於七十年代,當時藝術家衝出畫廊和美術館,改而在獨特的自然地貌上創作,回應當地環境,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如風向、潮汐也成為創作過程的一部份。自2011年起,負責「塑造大地」課程的麥詠詩助理教授,均會要求學生進行「大地藝術」創作,作為課程的一部份,過去數屆曾經探索過鯉魚門、林村、荔枝窩等地的自然與人文關係,今年以香港早年水務工程為主題,要求學生上月於薄扶林水塘、大潭水塘與一些水務設施舊址進行創作。

麥詠詩助理教授要求學生分組,分別循四個不同的切入點思考香港水務工程與自然環境關係,再進行創作:

  • 水資源:學生遊走於薄扶林水塘、大潭、寶雲道,尋找種種人為斧鑿痕跡,以照片重構昔日水務故事,再以裝置藝術反思水如何由天然資源變為商品。
  • 水聲:水在自然界與水利設施中均會發出聲音,有學生便沿著引水道擺放揚聲器,將家用水喉收集的聲音,與家用食水的源頭並置,思考這個供水循環。
  • 水務建設材料:水務建設要用上種種在地的、或運來的天然物料,學生以地圖和模型裝置,展示水務設施各處使用的不同材質,以及不同材質的拓印。
  • 水務改變了的地貌:昔日的水務建設在郊區留下痕跡,漸漸被人遺忘,例如在山中鑿出水道,今日而已化為小徑,不知情者會以為地勢天然如此,學生便以種種方法想像昔日地貌。昔日在開埠以前也有以竹子造輸水系統,也有同學也嘗試將之重現。

學生作品及創作紀錄將於《水•集》展覽中展出,歡迎市民於11月28日至12月12日到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參觀。另歡迎有興趣市民報名參加「大潭水務景觀導賞團」,屆時參與學生將簡介他們考察所得和創作靈感來源。

傳媒預覽時段
日期:11月27日(週五)
時間:14:30 – 17:00
地點: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香港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歡迎傳媒於預覽時段內參觀,請先與公關預約。
屆時亦歡迎專訪策展人,如須另約時間歡迎與公關聯絡。

附錄

展覽資料
日期:11月28日至12月12日(週二至週六)
時間:10:00–13:00, 14:00–18:00
地點: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香港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策展人:麥詠詩(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香港大學核心課程
體驗學習贊助:何耀棣體驗學習中心
場地贊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開幕禮暨分享會
日期:11月28日(週六)
時間:11:00 – 13:00
地點: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香港西營盤西邊街36A後座)
屆時參與學生將會分享在薄扶林及大潭水務進行藝術創作的經驗,並介紹其作品。

大潭水務景觀導賞團
日期:11月29日 (週日, 9:00–13:00)
地點:大潭(上)水塘
內容:項目團隊將以導賞及簡報的形式,帶領參與者欣賞體驗大潭上水塘特色水務景觀,並分享帶給團隊創造藝術作品的靈感與發現。
報名:https://goo.gl/sHhRz8

照片(高清圖片下載:https://goo.gl/Jl6noA

W_artwork_1_lowres
以竹子重構昔日的輸水系統。

_1110380_lowres
叢林出伸出的管子,聆聽水的聲音。

IMG_7186_lowres
以膠水管造的裝置,收集水聲。

IMG_7185_lowres
把家用水喉的聲音錄下來,透過裝置發出,與大自然的水聲做比較。

DSCN8316_lowres
考察大潭水壩頂部。

IMG_7110_lowres
考察大潭水壩底部。

20151015221422_lowres
在從前的引水道,架起鐵網,想像當年的地勢。

策展人簡介

麥詠詩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園境建築學部 助理教授

麥詠詩 (Vincci Mak) 為Vincci Mak Studio創辦人及董事,並為香港大學園境建築學部助理教授。她於美國南加洲大學修讀建築,獲建築學學士;其後往哈佛大學深造,專研園境建築,獲園境建築學碩士。麥女士曾於香港及倫敦執業,從事園境建築、城市設計等工作,負責的項目遍及亞洲、歐洲、中東等地。麥女士熱衷於大地藝術 (Land Art),透過藝術強化對自然的認識,自2011年起於大學內策劃「塑造大地」的工作坊與展覽。此外,她亦曾參與2011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2012年「港文化‧港創意」在三棟屋的展覽等。

相關課程簡介

香港大學「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課程

「塑造大地:尋找自然與城市的和諧」(Shaping the Landscape: A Quest for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the City) 希望學修讀的學生透過特定場域的藝術裝置,探索人類與自然不斷轉變的關係。過程中學生須透徹瞭解當地的歷史脈絡,從中醞釀其藝術作品。得出的一系列作品,須捕捉該處的特質,運用當地自然物料、色彩與質感、光與風、人文歷史等。過去數年,課程曾於薄扶林、鯉魚門、林村、荔枝窩等地舉行學生創作的「大地藝術」作品展覽。

相關網站

課程面書專頁:http://facebook.com/shapingthelandscape
「塑造大地」課程網站:http://fac.arch.hku.hk/la/shapingthelandscape/